跳槽涨薪30%,职场新人为什么不换?
当下,职场新人被批评的重点之一就是不稳定,在哪家公司都做不久。做一两个月跑掉的有之,甚至一两天就走的也不奇怪。但是迅速离职就是不稳定,不负责任吗?
即便40+的职场人,也会频繁换工作或者转职,但人们看待他们的转职就宽容的多,他们的收入与地位也往往因此有不小改善。
因此“工作稳定”的定义,看来就不只是“一直做同样的工作”而已。这会涉及某种综合的价值判断力,也就是种“德行”。
于此不妨先提出一个关于“稳定”的暂时性定义,就是“知道自己在干什么”。如果我知道自己是因为有新的人生规划,知道下一个工作的薪水比现在多了30%,知道再做这一行下去会和整体产业一起沉船,那这时换工作,甚至换业别,仍可以算是“稳定”,或至少不“违反”稳定的定义。
但如果换了一次之后,又有新的人生规划?又有更高薪的工作?因此再换一次,这时仍算是稳定吗?似乎就不太算了。你应该在上一次换的时候,就想清楚后续发展可能性,不应该骑驴找马;除非你预设的可靠将来就是不断骑驴找马,“稳定的骑驴找马”。但这似乎不合多数人对稳定的直觉认知。
因此“稳定”可以加上一个新定义,就是“变动必须基于长程规划”,如果之后无法照计划来走,那也就不会说这人是稳定。至少你换工作之后,要做个一年以上吧?
但仔细想想,这种稳定也可能会让人觉得不安,甚至不智。当代职场的变化非常快速,就算是主导市场的业者,也通常难以找到能长期获利的经营模式。特别是新创事业、网络事业,或流行产业,这些产业往往与人们日常需求脱节,抓的是虚无飘渺的风向,所以其成功模式很难挺超过一年,甚至一两季就下台一鞠躬。如果整个产业都有产品周期很短的问题,那么抓准时机离场,反而会是重要且正确的判断。
所以“稳定”的定义,看来又要加入“精准判断离场时机”这样的条件了。不论入场或出场,一切都在当事人的掌握之中,“进退得宜”,看来才是真正的“稳定”。但这又与我们口语中的“稳定工作”、“工作稳定”的意思好像越差越远。那么,是口语中的稳定有问题,还是上述新定义的“稳定”有问题?
一般人口语中讲的“稳定”,是种过分简化的外在稳定,并不是真正值得奉行的道德原则。
像是为了追求稳定的工作,而去考公务员或教师。但公务员或教师真的稳定吗?依这三、四十年来的状况,好像确实可以这样说。不过,老公务员和教师在三、四十年前初任职之时,并不知道这工作的稳定度有多高。在经济快速成长但外在环境“风雨飘摇”的民国六、七十年代,多数人都不敢想象会有民国90年,更难乐观想象中华民国会有100年,可以发给他退休金。
多数当年的公教人员,只是求一个相对低风险的工作环境,而投入这一行。若只看现职公教人员的工作环境与退休条件,就会让人觉得其“变量还蛮大的”。所以说,我们现在会觉得某些工作稳定,是看到这些工作的过去状况而有的评价,不代表这工作真的具有“稳定”的性质。
是以真正的稳定,是建构在对于未来的知识之上,不只是在职场中如此,各种人生层面的稳定或安定(结婚、购屋、生子),也都需要知识与相应的判断力。这种“定”绝非形式上的“不动”,而是该动的时候动,该停的时候停。
那什么时候该停呢?这个世界的变化节奏越来越快,我们也应该跟着加速运转吗?传统儒家在提到“知止而后有定”时,是认为当人认知生命的真正目标(至善)时,才能真正“定”下来。对此论点常有一种错解,就是主张要知道真正至高的善,人才有办法安定。
而当代伦理学认为,人很难掌握什么是“至高的善”,但人有可能找出自己生命的高端目标。至少是暂时性的高端目标。一旦你心中有个目标当“底”,所有的行为都能指向这个目标,那就算是一种“稳定”。
也就是说,集中于特定目标之上来努力,你就能稳步稳行,“知道自己在干嘛”,有异动时“是基于长程规划”,且能“精准判断离场时机”。所以,稳定绝非外在形式,而是对于发展方向的精准掌握,不论是职场或是其他人生向度都是如此。也都该如此。